中西医差别:中医对人体认识层次远超西医
作为一个民族物质生活习惯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中,食处于最靠里的位置。受到外部冲击发生变动的时候,总是从最外围变起,依次向里;而在恢复的时候,正好反过来,是先从最里面的恢复起,而逐步向外。
近世以来,四个方面中,靠外的衣住行都全变了,只有最靠里的食的方面,大体保持下来了没有丧失;但是也象语文一样受了损伤,这就是中医药。
药和饭都是要入口的,且自古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所以理应将中医药归入食的方面。虽同属于食,但药比饭靠外,因为必竟不是天天吃。所以在食的方面,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较为靠外的中医药了。当然饮食方面也受到西方饮食的一定影响,主要是肉食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如今我们要复兴中国生活,就要从最里面的部分恢复起。也就是要首先复兴中医。复兴中医是直接关乎整个民族身体健康乃至中华文明生死存亡的大事,现在还存在的中医已受到严重损伤濒临灭绝,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很快就要不存在了。中医是一门十分精微奥妙的学问,需要师徒亲传,不是看书就能得其精髓的。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老中医师老药师都不在了,就很难复兴了。所以先复兴中医就合乎理势的双重理由。然后等恢复儒教为国教的时候,再依次恢复服制和居制,而行的方面则要长期保留西化的局面,一直到人类走出工业文明为止。
与其它至今还保留下来的传统事物一样,中医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受到西医的致命挤压和改造以至于濒临断绝。所以复兴中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理顺中西医关系的问题。
我们不愿看到中医从此被西医消灭首先是因为:中医是人类最优秀的医学,西医则是垃圾医学。
二者对人体的认识层次不同。中医认识到的人是粗身和细身的结合,西医则只知有粗身。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篇载: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而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
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又,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短短数十字,将中国古人之生命观表达得极清楚。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道家一段亦曰:“凡人之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用则蔽,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可知中国古人正统之形神观固与范缜一类异端性的唯物形神观大异(范缜其实是要故与佛教立异才树新说,未想到此一异说恰背离了华夏缘起说之正统)。盖与佛教思想全然一致。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得神者生;正佛法所云父精母血神识三者和合乃能生人之意。冯达庵居士《人死问题》第一章引端曰:人之生也,以神识附于和合适宜之四大而成。
识与四大有一事不能支持,便失和合均势,而呈缘散之象,是谓死亡。以上二说可相互发明。盖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者,即四大和合适宜也。灵枢之神即达庵所云神识,神气舍心,魂魄毕具者,即以神识附于四大之上。
神气魂魄合为人之细身,神乃细身之最深内核,位于人前后左右上下之正中,当心窝处。气则是神所放出之光气可放可收,魂魄,即所谓三魂七魄也;分别为细身之部分与结构,合则为细身之全体。神位于人身心窝处,故曰神气舍心,舍者居住,以为屋舍。
神气舍心即神识在人生存期间一直居停于肉身之心间。是谓得神而生。五脏皆虚,即四大不能支持从而神与四大失其和合均势。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者,即缘散而形神分离。
神识将自己发为细身之气分一并收回带之而去,只余共业物质四大之肉身,是谓失神而死。
中医能知细身之存在,故其论人,神气,魂魄,全在细身之上;
脏象也,经络也,皆是综粗身细身合而论之。
西医只知有粗身,于中医所言全从肉身上去找,故全然不得要领,全是不可解之事。
故从西医角度看中医,如果不在此根本之点上突破,所得必然全是误解。中西医沟通之所以困难,全在以西解中以及西医之自大傲慢冥顽不化也。
其实若从中医角度来看西医,可谓一目了然;以中医为体来从事中西医学之融通,本不存在今人所以为的那样深的困难。
——摘自孟晓路《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
本书夕阳道友尚有约少量,29元包邮(出版社定价58元)!
可加微信号(Huizhouxiyang)购买。
华夏复兴
传统文化待君来!
针砭时弊,全球视野
弘扬中医道医
真正中国之学术
外科医生挖肉,内科医生下毒,放疗科医生烤电,最后病人死了,癌细胞还活着